诚信河南网

省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

更新时间:2021-03-14 21:03:26点击:

省市场监管局谈我省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

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副处长 丁鹏

  进入秋冬以来,全国多地连续发生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事件,12月30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处副处长丁鹏做客河南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谈我省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

  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实行实名制

  丁鹏介绍,就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我省具体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全方位排查。以辖区食品进口商、生产经营企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生鲜电商餐饮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全面排查,详细掌握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市场主体数量和运营情况。同时,对所有企业的自建冷库、第三方冷库,进行全覆盖排查和备案。在做好物防的同时,对人的防护也丝毫不放松。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等感染风险高的人员,加强防护措施,每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二是建设了覆盖全省的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省市场监管局于近日建成了省级冷链食品追溯系统(“豫冷链”),实现了与国家平台的数据对接。各地指导督促冷链食品进口商、冷库、运输、生产经营等全环节市场主体主动对接省级平台,及时准确上传货物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一键排查、迅速定位”,切实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整体效能。

  从2021年1月6日起,没有“豫冷链”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将一律不得销售。消费者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可使用支付宝扫码,进行实名购买,确保进口冷链食品销售实名制。

  三是组织开展经常性检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冷冻冷藏贮存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建自备冷库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无缝隙、不间断执法检查,对来源不明、票据不全,以及不符合相关要求购进、贮存、销售和使用进口冷链食品的,一律下架封存、果断查处,坚决杜绝不合规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

  如何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丁鹏说,对于企业自身管理,我省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风险防范为目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索取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并上传追溯信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进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经过检测消毒,具备相关资质。同时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对从业人员严格管理,严格落实健康异常报告制度,工作期间做好体温检测、科学佩戴口罩和手套,规范穿着工作服,做好个人卫生和健康管理,落实定期核酸检测等要求。

  二是督促企业加强日常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四个不得”: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没有消毒证明的、没有追溯信息的,一律不得生产加工和上市销售。一旦接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的通报后,第一时间对同批次产品下架、专区封存,向监管部门报告涉事食品的来源、去向、库存及相关数量,并配合做好后续处置。同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出货、专人搬运、专区存放、专区售卖,不得与其他食品一起储存和销售,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三是落实防控要求,开展预防性消毒。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和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安排部署,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要求,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储存场所、生产加工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防止对食品造成二次污染,确保食品安全,避免发生次生危害。

  如何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市场监管?

  丁鹏说,“双节”即将来临,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1年元旦假期消费警示,引导广大消费者安全理性消费。同时,组织开展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排查节日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大食品抽检和对不合格产品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

  同时,丁鹏还表示,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防范化解疫情反弹风险隐患的具体行动,是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的关键环节。今冬明春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省市场监管部门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跟踪问效、开展科普宣传、加强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李瑞/文图 李彤 胡孝隆 刘鹏飞/摄像 韩淼宇/主持 姜雨璐/剪辑)

  【选购冷链食品时要注意什么?】

  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食品。

  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要到人流多的地方购物,保持安全距离。

  在整个购物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

  采购新鲜的食材。

  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和自我防护。

  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